【BK-CQ3】,博科仪器品质护航,客户至上服务贴心。
病虫害预警监测系统在揭示害虫与作物之间复杂的互作关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读,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相互作用的机制。
首先,该系统通过持续监测农田或种植区域,收集有关害虫种群动态、作物生长状况以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数据。例如,记录害虫的种类、数量、繁殖周期,同时观察作物的生长阶段、叶片损伤程度、果实发育情况等。
利用图像识别技术,系统可以精确地识别害虫的形态和特征,从而准确判断害虫的种类。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还能确定害虫在田间的分布情况,了解哪些区域更容易受到特定害虫的侵袭。
与此同时,对作物的生理指标进行监测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测量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营养物质含量、根系发育等。当害虫侵袭作物时,往往会影响作物的这些生理过程。通过对比受侵害和未受侵害作物的生理指标差异,我们可以推断出害虫对作物生长和代谢的具体影响。
此外,长期的数据积累和对比分析有助于发现害虫与作物互作的时间规律。比如,某些害虫可能在作物的特定生长阶段更容易出现,或者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与作物的相互作用更为明显。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降雨量等也被纳入监测范围。因为这些因素既会影响害虫的生存和繁殖,也会间接影响作物对害虫侵害的抵抗能力。通过综合分析环境、害虫和作物三方面的数据,我们能够构建起一个复杂的互作模型。
例如,如果监测到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某种害虫数量迅速增加,同时作物出现明显的生长减缓或损伤,就可以推断出这种环境条件有利于害虫侵袭作物,并且明确害虫侵袭对作物造成的具体危害,如营养摄取受阻、光合作用下降等。
总之,病虫害预警监测系统通过多维度的数据采集和深入的分析,为我们揭示了害虫与作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互作关系,为制定更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产品简介
工作原理:利用光、电、数控技术实现诱虫、杀虫、分装等功能。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可自动完成诱虫,杀虫,虫体分散,拍照,运输,收集,排水等系统作业,然后利用无线传输技术、物联网技术并实时将环境气象和虫害情况上传到指d农业云平台。
主要目的:对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现代农业提供服务,满足虫情预测预报及标本采集的需要。
二、主体结构
主机材质:喷塑
底座:底座高度320mm,用于防止雨季雨水倒灌至中控箱中
百叶窗:防鸟兽
屏幕:10.1寸触屏
接虫器:8位自动转仓
整机尺寸:710*600*2120mm(含底座)
组成部分:诱虫装置、撞击屏、杀虫装置、高清摄像头、主控系统、机械组件、雨雪传感器、光感传感器、专业金属箱体框架
三、技术参数
1.满足GB/T 24689.1-2009植物保护机械虫情测报灯标准中安全要求和技术要求。
2.传送带自动送虫,自动清扫
3.可分时段设置和控制,自动拍照和手动拍照均可
4.接虫器自动转换,八位自动转换系统,保证8个时间段诱集到的昆虫不混淆
5.虫体均匀洒落平铺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可将所有诱集的昆虫虫体准确送至高清摄像装置拍摄区域内,并对诱集的昆虫虫体进行震动分散平整处理,保证每个昆虫虫体特征都被清楚拍摄。
6.可远程设置工作模式,可远程无线拍照和终端设备参数远程设置。
7.内置GPS定位功能,在地图中查看设备站点等数据,设备被盗可追踪。
8.红外杀虫,远红外虫体处理仓温度控制:工作15分钟后温度到达90±5℃,处理时间任意可调。
远红外虫体处理致死率不小于98%,虫体完整率不小于95%。
9.光控控制:晚上自动开灯,白天自动关灯(待机),在夜间工作状态下,不受瞬间强光照射改变工作状态。
10.去时段控制:根据靶标害虫生活习性规律,设定工作时间段。
11.雨控系统装置:单独的排水系统结构,将雨水自动排出,有效将雨虫分离,使箱体内无积水。
12.电源:电压波动范围:220V±60V,有漏电保护装置。
13.防雷装置:有效防止雷击。
14.可增设风速风向、地温地湿、光照、雨量等多种环境参数接口。
15.网络模式:多种联网方式4G、WIFI有线可任意选择,可随时随地联网管理。
16.测报灯内置1200W像素图像采集设备,可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接虫盘上的虫体图片。
四、安装方式
1.确定好虫情检测设备安装位置,提前预制一定厚度的水泥平台。
2.将底座放置在水泥平台上,根据底座固定脚孔位进行打孔。每个固定脚打两个固定孔,
3. 将配件里的8个膨胀螺丝嵌入打好的孔中,将底座固定孔与8个膨胀螺丝孔位对应好,用扳手拧紧固定。
4.确定并测试底座与水泥平台稳固后,将设备抬到底座上,对应好安装孔位,用螺丝将设备与底座固定连接。